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昆蟲學新手的大挑戰之二:養蟲不是瞎整昆蟲,而是科學方法的演練

在台灣各大學所開設的昆蟲學課程中,經常有一種作業叫「養蟲報告」,也就是說要你一個學期養一種昆蟲,然後在學期末的時後就交出一份報告。這似乎是一個行之有年的作法,但是請問各位老師和助教,你們真的覺得這樣的作業能夠達到任何科學知識的學習效果嗎?或只是讓一群搞不清楚狀況的學生在那邊瞎整小動物?最後弄死以後摸摸鼻子就算了?

如果我們想要學生養一種昆蟲,那麼出這個作業究竟是想看到學生以什麼樣的基礎得到什麼能力?我想一想,從頭開始說好了:
  • 對待動物的態度:我們應該把昆蟲當成寵物嗎?不是。應該要把牠當成被圈養的野生動物。寵物和野生動物的差別是什麼?你可以把寵物弄得乾乾淨淨的,高興拍多少萌照就拍多少萌照,你可以把牠叫作阿肥或北七都可以。但是如果當牠是野生動物,你應該要儘可能降低因為圈養對牠的行為所造成的干擾,你可以進行很多的記錄,但是你不能要求動物擺出你要的pose;
  • 事前的準備:要準備什麼?錢嗎?還是直接去昆蟲店買一盒甲蟲和培養土加菌瓶丟在那邊就好?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沒有飼養動物的經驗。就算是從小家裏有寵物,他頂多就是負責給他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飼料,負責拍照和抱抱就好,那裏知道照顧一隻動物要花多少心力?更何況有些人愛抓愛炫耀,但是連很基本的飼養常識都沒有,那動物遇到他就真的是災難。那養蟲之前有多少的功課要做?(1) 好歹看看書,很多科普書都有很好的建議,至少知道該種昆蟲的生活環境,食物與習性;(2) 好歹上上網,爬爬文,看看別人怎麼養?如何設置環境?如何提供食物?如何控制燈光與溫溼度?
  • 採集:做好這些準備以後才能出門採集。網具、容器,等等該帶的東西一個都不能少。還有最重要的東西叫筆記本與相機。但是採集有那麼容易嗎?沒有。如果沒有觀察能力,小動物就在你身邊,但是連看也看不到的時候,那就沒輒了;
  • 觀察與提問:能夠把動物帶回家並不難,但是請問你帶回去以後要做什麼?你知道觀察重點嗎?你知道什麼是值得被留意的行為嗎?有沒有可能找到相關文獻來佐證或解釋?那是一個本領。而不是傻傻把蟲帶回家,然後隔天乾掉了;
  • 記錄、量化與分析:任何的養蟲報告都不應該只是把蟲養大(或養死),而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能偵測現象、發現議題、甚至在時間與蟲源許可的狀態下設計實驗來解讀自己的疑惑。所以如何記載現象?如何量化現象?進而分析那些數據就是非常重要的本領。這個本領從何而來?當然是唸書。如果能夠找到相關的文獻資訊,應該就能根據前人研究的經驗與建議,得到執行策略與方向;
  • 自我評量探索的成效:台灣學生從小到大幾乎沒有被訓練任何給自己的學習成果評價的能力,只想看到分數,無法評估一件事情究竟可以被做到多好?然後自己做了多少?如果學生在一個學期中讀夠相關的資訊,就應該能夠知道這一學期以來做了多少?和真正的科學研究或自然探索活動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 呈現資訊與結果:也就是文字、口語和視覺傳達的能力。昆蟲很美,所以不能做出不美的東西。但是要怎麼樣才算美?才合乎科學性與美感?一樣,靠閱讀與品味養成。

養蟲絕對不是傻傻地拿一個塑膠袋或寵物箱出去,隨手撈一隻昆蟲回來丟著就行。如果你完全沒有經驗,請去翻翻科普書。如果已經有經驗,也請不要大意,很多小動物往往就是死在自認為識途老馬的老手中。

養蟲為什麼重要?在昆蟲學研究中,提供足量的蟲源才能進行在統計上有效的研究,而開發新的昆蟲飼養方式也同等於開發新的議題。這不是寵物飼養,也不是雕蟲小技,而是一個很根本的技術演練。如果看輕了養蟲基本功的重要性,就很難在這個領域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