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為什麼對有些人來說,觀察與提問會這麼困難?

只要講到"科學方法",多數學生大概都能告訴你,不就是"觀察、發問、提出假說、設計檢驗方法、最後得到結論"嗎?但是我請問各位同學,你從小到大究竟有多少自我追尋與探索的經驗?還是說,當你一有問題的時候,那個問題馬上就被打爆,被視為"水平不夠"?還是說,我們的課程設計都只讓大家過過水,看一看,摸一摸,體驗一下。以為一節課或三節課就真的可以做出甚麼了不得的實驗?

我開的實驗課或正課多半都會要求學生做一個小專題。但是我這幾年都不這樣做了,因為我發現學生連觀察與提問的能力都沒有。令人非常沮喪。我先講個題外話,台師大生科系在過去幾年都會辦理"問題解決導向生態演化研習營",這個營隊的目的是協助大三升大四,還有大四升研一的同學"進入狀況",進入甚麼狀況?了解科學研究的步驟。所以在去年(2015)之前的研習營,都會要求參加同學在三天兩夜的時間之內,提出一個proposal來接受所有老師的"盤問",藉以增加同學的邏輯思考與實驗設計能力。

但是自2015年起,台師大就不再這樣做了。因為後來來參加的同學,有非常大一部份只是被老師要求參加,為了接近大師而參加,也缺乏良好的閱讀與辯證能力,更別說是實驗設計。所以從去年開始,這個營隊就只要求參加同學"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很困難的事嗎?顯然是很困難的。有些同學把"問句"當"問題"。好比說,"這隻蝴蝶還會飛嗎?"是個問句。請問你會需要為了這種關切去設計一個實驗嗎?這樣的問題和"你中午吃飽沒"是沒甚麼兩樣的。

那麼甚麼叫做好的科學問題?是需要仰賴高級昂貴儀器才能做出來嗎?還是一定要走在時代的尖端?不是。一個好的問題有幾個必備條件:
  1. 你必須確認該現象真的存在:若現象本身不存在,那麼被提出來的問題就會衍生沒有意義的臆測;
  2. 問題需要有焦點,不能是個大哉問:好比說"動物是如何再生的?"就是一個不聚焦的問題,因為regeneration有非常多的樣式、層級與機制,請問你究竟在問那一種regeneration?
  3. 一個問題可以滾出其它的問題:如果你只喜歡問what?which?when?where?who?whether?這類的問題,那你只能得到Yes or No的答案。如果你能問出how與why,那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討論與探索。
  4. 你能說明感到興趣的事由:所謂的事由其實需要來自一定的閱讀基礎,因為看多讀多了,所以才會知道眼前的事物究竟是不是個新哽?是不是一件值得關心的議題?如果見識短淺,就可能會錯過有趣的問題,也可能會把不重要的瑣事當成天大的事。

不過問題來了,如果連觀察、偵測與發掘現象的本事都沒有,那就真的表示自己的敏銳度有點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一隻天牛只吃構樹葉片的中心部份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人就算天天經過一株都是天牛的構樹卻不以為意,甚至連那麼大隻天牛停在樹上都沒看到呢?對現象視而不見的問題其實是可以經由培養而改善的,但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真的有興趣。如果沒有那個興趣,自然也不會有那樣的敏銳度,連被誘導啟發的可能都很低了。